耳鸣掩蔽疗法及心理护理初步分析
【关键词】 耳鸣
耳鸣是没有外界刺激条件下患者闻及异常声音的主观感觉。特别是发展到持续性耳鸣时,可使患者产生不安、忧虑、抑郁等心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因耳鸣发生机理目前尚未明了,所以临床治疗颇为困难。我科2003年10月以来,应用掩蔽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神经性耳鸣4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30例。18~30岁22例,31~50岁26例。双耳耳鸣19例,单耳耳鸣29例。
1.2 仪器及方法
采用的耳鸣掩蔽器产自山西运城康的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的微电脑控制的“尔鸣静”牌耳鸣康仪。将耳鸣掩敝器戴在双耳,时间按患者能耐受为原则。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耳鸣消失。有效:达到如下一项标准为有效:① 耳鸣由持续变为间断;② 耳鸣强度或响度降低;③ 耳鸣音调降低。无效:耳鸣和治疗前相比没有区别。
2 结 果
临床治愈12例(19耳),有效19例(30耳),无效17例(27耳),总有效率64%。
3 讨 论
3.1 掩蔽疗法的应用
根据耳鸣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完全掩蔽、部分掩蔽、抑制性掩蔽或脱敏化掩蔽。掩敝声主要根据患者的习惯和爱好结合电测听测试选择接近耳鸣声音、频率、音调的声音。掩蔽耳的选择应遵从以下原则:① 最小掩蔽级所在耳;② 易接受掩蔽声之耳;③ 避免用听力较好可作交谈用之耳;④ 如为双侧性耳鸣可选择耳鸣较严重之耳作掩蔽耳或作双耳掩蔽,双耳掩蔽效果可能更好,且掩蔽声所需强度较小,颅鸣也可采用双侧掩蔽;⑤ 有时如一耳听力损伤极重,则采用对侧耳掩蔽,但效果不肯定。
3.2 心理护理
①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除其思想顾虑;②将掩蔽方法的原理告知患者,使患者理解,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③及时解答掩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患者心理障碍;④建立患者心理档案,记录每次治疗后的反应,分析原因,调整患者心理。
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如心理调整不理想者,可配合药物治疗,如镇静剂、扩管及营养神经药物等。
(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湖北 咸宁 437100)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时间: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