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口吃病能否彻底矫正成功的辩证

新闻类型:产品新闻 日期:2009-09-30 09:54:30 作者: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言语修养与心理疗法

    口吃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受心理因素制约的“心因性”疾病,病根在心里而毛病却出在嘴上。它是心理障碍导致言语障碍,言语障碍反过来又加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促使言语障碍习惯化,这种言语习惯的习惯化必然使心理病态的定势化,这种定势化的心理不得不激发出更大的言语障碍。这种规律模式相互恶性循环,从而使口吃病人坠入了痛苦的深渊。它的症状实质均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以“废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在表现为情绪不安、感情激昂、苦闷、急躁、高度紧张,强烈地怕出现口吃,积极掩盖口吃,心理陷入单向思维状态。外在表现为努力说话、消灭口吃、逃避口吃,克服口吃而导致的废力、废劲、废气这三废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就是患者的潜意识自我压抑,把心理冲突压抑在潜意识之中,久而久之,这些“心理内容”便积聚在潜意识里,到了一定时候,便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口吃病又叫社交恐怖症,或叫口吃忧郁症,它的起因来源于创伤性外界提醒教育。因多次的痛苦伤害体验从量变到质变,直至形成创伤性的口吃情结。其心理演绎过程如下:“吃盲”心理——惊觉心理——误诊心理——戒备、防范心理——失败、迷惘心理——痛苦扩散心理——孤独心理——失衡心理——绝望、无奈、自卑胆怯心理——口吃情结网的形成、定势、定形。口吃病人这种刺激、伤痛心理、肌体便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发应,如,面红、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紧张,急躁,手、脚、表情异常等等,在说话时则因这种内里因素,表现出:急、快、猛、重、粗,没有节律的“喊话、挤话”方式。

    实践证明,口吃病的彻底矫正成功,必须双管齐下,既应该彻底治好心病,又应该加强言语的修养改造,使之形成符合语言发音规律的良好说话方式。如果一个人心病好了,说起话来仍是老样子又急又快且猛且重,很难想象他说话轻松而又流畅。反之,说话方式尽管改造的很成功,但心理病态未转变,说话岂不提心吊胆,如偶然有轻微的口吃现象出现,不口吃的信仰将会全线崩溃,紧接着便是大量的口吃现象出现。因此,成功的心理治疗和良好的言语改造是同等重要的,也是相互良性循环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激,它们是辩证的统一。

    二、言语修养与实践锻炼

    行为疗法中的言语修养固然重要,但若离开了现实生活再好的方法也等于一张白纸。在我校临床口吃矫正实践中,体验最深的是言语修养不光要练好,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口吃病是心理障碍和不良说话习惯的综合体。心疗治本十分重要,但几十年的恶劣说话习惯,也必须彻底改造过来。矫正口吃病中的行为疗法,既是语言的再学习,也是两种不同习惯的斗争。因此,练好方法是一回事,用好方法又是一回事。有的同学,也非常理解言语改造和修养的重要性,在练习的阶段也特别重视,但要将方法运用于现实生活却又难为情起来,不好意思,躲躲藏藏。这种心态是十分有害的,学了也等于白学。你的口吃现象被人笑话,采用新方式说话流畅也怕人笑话,只能在梦中圆自己的企盼啦。

    积极的办法是,想尽一切办法将所学的发音与呼吸技巧运用于生活中去,用是更好的学习,当方法在生活中运用自如时,你将会尝到它给你带来的甜头。这时即便你不想用方法也不由自己。

    任何学习,开始总是有困难的。我们学习“诱导发音法”来进行语言改造修养,在开始时,当然会感到“别扭”、“不习惯”等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在熟练中克服的。在重新开始训练语言的时候,完全是有意识的。但在自己的努力锻炼下,到了这个时候,口吃病患者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言语修养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当要谈话时,虽然没有主动地、有意地去掌握发音与呼吸的技巧。但因其习惯已经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上巩固下来,所以,一出口就自然地掌握了呼吸与发音的技巧。

    实践锻炼是言语修养的提高,更是言语修养的最终目的。只有将言语修养和实践锻炼融为一体,口吃病患者才能彻底地走出苦海,获得言语流畅的新声。

    三、心理治疗与暴露疗法

    口吃病的病态就是不能充分表现自我,当你整个意识超出了自我口吃意识,你说话就轻松了,病态口吃也就没了,我们的病不只是表现在口吃上,而也是在大脑的口吃意识上。通过心理治疗,明白了口吃的发生与口吃病的得病过程和加重过程,知道了口吃病的病因、病根、病点,打破了无望的追求,砸烂了病点,从口吃病的心理纠缠中解放出来。而暴露疗法是心理治疗的升华和延伸。口吃病人多年来自我封闭,从不敢心平气和地谈及口吃,“望吃兴叹”“谈吃色变”紧跟着便是恐惧和紧张。要克服这种长期心理定势,积极可行的道路就是暴露。暴露不仅是承认自己有口吃,暴露自己多年来一直隐藏的口吃情结,而且是勇于采用新方法说话。让自己的“爱面子”和执著口吃的情结盟,无拘无束地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如释重负。有位同学,接受治疗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暴露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说话方法。他在半年后返回学校谈实践体会进说道:“是暴露疗法使我走向了成功之路。我一回到单位,就向所有的同事告知我到口吃矫正学校治结巴的情况,他们听出了我说话很好,我很高兴地告诉他们这是老师治疗要求,而且还要坚持半年以上。他们中有的似笑非笑,有的说:‘你变化很大,再不结巴啦!’我不以为耻,也不以为荣,我以平静的心情讲解了有关口吃病的一切知识,也告知他们人人都有口吃,他们感到很吃惊。从那以后,我用在口吃矫正学校学的方法在生活中贯彻,而且,还常挑正常人的口吃,我越说越轻松,他们却越说越紧张,怕他们的口吃被我找出来,有的说,‘哪怕你每句话都口吃,我们再也不笑你,你别找我们的口吃行么’。我不管他们怎么评价,我仍说我的,讲我的,特别有一次,领导作报告出现了连续四次口吃,我当时勇敢地站了起来,指出了领导的毛病,惹得领导们和同事们哄堂大笑,把讲话的领导气得怒发冲冠。从那以后,再没有敢叫我结巴,我更加肆无忌惮地表现我的讲话方法,我胆量大了,再不怕口吃,也无所谓口吃,无所谓不口吃,越说越神奇。我获得了新生,也获得了健康的心态和人格尊严。老师说的好,‘只有超越脸皮,大胆暴露,去说、去演,去暴露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金口即开。’”

    四、主动用方法与积极心态

    主动和被动不一样,前者轻松后者紧张,我们口吃病患者在言语修养上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说话方式,用上方法没话找话说,让自己的嘴不停地活动起来,尽管有时的话语毫无意义,但必须坚持下去。只有在积极主动的用方法过程中才能打破“我不能说”的自我心理定势,也才能获得良好的口才。比如你见到一条河就可用联想的方法讲话,从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讲开去。若长期的这样练习,你就知道讲话的构思、分层等一些小技巧。德摩西替尼就是这样对山练,对水讲,对自己喜爱的人和物讲,才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

    主动说话和积极心态是相匹配的,说话越主动,也就能使消极心理变成积极心态,同样积极心态会促使你主动说话,我们口吃病患者过去是该说的时候不说,该讲的时候就躲,使自己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现在,必须反其道而行之。让语言之花在生活中盛开。

    五、性格的改变与言语修养

    一个健康的性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也为良好的言语修养打下基础,口吃病患者们过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内向、急躁、自卑、胆怯、死爱面子,多疑多虑。这些不良性格必须改造过来,尽管改造须下一番苦功夫,但,努力是能改造过来的。言语修养是性格改造的一个途径。将所学所练的方法向生活中贯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的性格就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习惯就是我们自己。

    六、藐视与重视相结合

    任何困难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克服它。学任何东西都不是平坦的。矫正口吃病也是同样道理,它也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它们像拦路虎一样,顽固地挡着我们的去路。如果我们让它们压服了,它们就停滞不前,就失败,就倒退。如果我们战胜了它们,我们就迅速前进,就胜利。

    马列主义对待困难的基本原则是在战略上,全体上藐视一切困难,在战术上,在每一个局部上重视一切困难。既有冲天的干劲,又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我们在言语改造和修养上应该藐视一切困难,对实施言语改造和修养上的一些办法又要重视困难。困难可以转化为顺利。这就是说,一切困难,都有被我们克服的可能,只要方法对头,没有不可能战胜的困难。

    我们口吃病患者在对待口吃矫正上要藐视和重视相结合,藐视口吃病矫正上所遇到的困难,重视口吃矫正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藐视口吃现象,重视言语改造修养。

    七、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

    人人都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暗示是指用一句话或做某件事让受暗示者接受并相信。在方式上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即通过自己的思想来暗示自己;他人暗示,是通过别人的一些语言、行动或一件事来暗示自己,就暗示的效果而言,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接受积极的暗示可以令人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对身心的健康大有裨益,反之,若接受消极暗示,可使人疑神疑鬼、精神萎靡、情绪低沉,有害于身心健康。

    积极的暗示,可以促进疾病恢复,而消极的暗示则可导致疾病,若已有疾病者则加重疾病。《古今医案》中就记载有这样的一故事,一个在姻家醉酒的人,送宿花轩,半夜口渴,欲水不得,只得口吸槽之水碗许。天明醒来视之,见槽中俱为小红虫,心中骤然惊恐,郁郁不乐,总感心中似有蛆物爬动,日思夜想,竟铸痿膈之疾,遍求医之,医而不愈。后吴球视之,知其病源来自“疑”,遂用红线分开剪断犹蛆状,又以巴豆两粒,同饭捣烂,放入红线,令该人于暗室中服用,事后,该人欲泻,吴令其坐于盛有水之盆上,泻出之物,荡漾若蛆,然后开窗,令其亲眼视之,大快。疑散矣,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又有那脍灸人口的“杯弓蛇影“之典故,亦为消极暗示导致疾病之事例。古有之,今亦有之,此类疾病于生活中不乏可见。消极暗示,还可以使器质性疾病的病人合并心因性疾病,甚至造成身心之间恶性循环,轻者,延长病程,重者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据有关报道悉,一位36岁的男性患者,本来是患的食道溃疡,但被其医院误诊为食道癌,从此该病人惊恐万状,自我思之(暗示)患此不治之症,必死无疑,致吃喝不好,夜寐不眠,仅月余,已奄奄一息,正在此时,幸被某医院纠正了误诊,幸而挽救了他的生命。这说明,一个人接受何种暗示,是积极暗示还是消极暗示十分重要。

    口吃病患者,应当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心理释放法,正确对待偶然的口吃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为偶然的口吃而大惊小怪,要做一位带有口吃现象的正常人。

    八、口才训练与口吃病矫正

    口吃病患者能不能进行口才训练?口吃病矫正与口才同步这种提法可行吗?科学吗?

    口吃病患者也是人,我们和正常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智、会思维。我们的发音器官是健全的、健康的。我们之所以患口吃病是由于外界“吃盲”不良的多次提醒、刺激教育,因“一念之差,一纸之隔”误诊成病,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也是完整无缺的。因此,我们具有进行口才训练的物质基础。我们口吃病患者不仅具有流利说话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出口才。从口吃病患者到具有口才的巨人大有人在。古希腊雅典德摩斯梯尼,多年虔诚的苦练,不仅战胜了自己的口吃,而且获得了出色的辩才,成就了大雄辩家、大律师;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我国著名的演说家曲啸先生等,他们是我们口吃病患者的榜样,虽然我们不一定每一位口吃患者都能成为雄辩家,演说家,但,口吃病患者是有希望战胜旧我获得流畅言语继而获得一定的口才的。当然道路是艰辛而又曲折的,只要患者具有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有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你我成功的顽强决心,在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奋斗中,口才是一定可以训练出来,并非天方夜谭。

文章来源:山东口吃矫正研究院   发表时间:2009-9-29